2015年10月20日 星期二

Drucker and Me (2014) By Bob Buford;A Class with Drucker (William A. Cohen)

BOB BUFORD"TEN PRINCIPLES FOR FINDING MEANING IN THE SECOND HALF OF LIFE FROM PETER DRUCKER"




Bob Buford is a cable-TV pioneer, social entrepreneur, author,[1] and venture philanthropist.[2] He co-founded Leadership Network in 1984, became founding chairman in 1988 of what was initially called The Peter F. Drucker Foundation for Nonprofit Management, and popularized the concept of Halftime through several books he authored.
Bob is a graduate of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and of the Owner Managed Program at Harvard. He has played active roles in Young Presidents' Organization and World Presidents' Organization and serves on the board of the Hauser for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t Harvard. Center Business School.
In the fall of 1999, Bill Pollard of ServiceMaster, Nan Stone, former editor of th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and several other people agreed that it was vitally important to preserve the writings and management ideas of Peter Drucker for the future leaders of business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Claremont Graduate UniversityThe Drucker Institute was created. Buford served on the Board and in 2008 was appointed Chairman of its Board of Advisors.
In 2014, Buford authored Drucker & Me (Worthy Publishing ISBN 978-161795-276-0) about Buford's 23-year relationship with Drucker. Believing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change lives, they worked with Rick Warren, Bill Hybels and others to design a new management model for non-profits in the 20th century. Bob has been featured in Forbes Magazine (April 2014),[3] Christianity Today (April 2014),[4]and The Christian Broadcasting Network (April 2014)[5] about his relationship and business ventures with Peter Drucker.
Bob was the recipient of Christian Management Association's[6] 2005 Christian Management Award.[7] Bob and his wife, Linda, live in Dallas.

Publications[edit]


Drucker & Me: How Peter Drucker and a Texas Entrepreneur Conspired to Change the World






This book seems to be split into two parts.

Part 1: Drucker the Mentor

I loved the first half of this book. Seeing Drucker as Mentor to a business executive was great. Buford's experiences were welcomingly human. I felt like I would feel the same way he did meeting Drucker for the first time.

Part 2: Buford The Megachurch Catalyst

All about how Buford decided to devote his life to Christianity by helping build MegaChurches. The tone of the book changed from student mentor, to spread christianity to the masses using Drucker's keen insight into management and leadership principles. Interesting, and some what applicable to other areas of expertise, but not what I was hoping for out of this book.
 (less)

*****

A Class with Drucker: The Lost Lessons of the World's Greatest Management Teacher Paperback – March 4, 2009

  • Publisher: AMACOM (March 4, 2009)

內容簡介

聽現代管理學之父杜拉克親自講授的課,是什麼滋味?

本書作者柯漢,便是這樣的幸運兒!

他在當企業主管時,跟杜拉克潛心學習,

不但成為大師首位博士班畢業生,之後更成為傑出的企管顧問。

本書將與您分享:

杜拉克書中沒寫到,只在課堂上講授的實用智慧,

相信你也能像作者一樣應用杜拉克的真知灼見,讓自己的事業及人生大放異彩!

亞馬遜書店讀者評鑑 四顆半星

台灣評鑑協會理事長 許士軍

杜拉克管理學家 詹文明 鄭重推薦

各界佳評

柯漢在不同的職業生涯中均獲得非凡成就後,成為我在克萊蒙研究大學管理研究所的學生。他不但是個優秀的學生,而且很快就成為一位傑出的學者,在他獲得博士學位後,更成為一位能夠啟迪人心的優秀教師。他持續產出極具學術水準的著作,同時又能將理論大量應用到實務上……他的成就為我們這些身在學術界的人帶來鼓舞和啟發,更是學生應該立志效法的真正典範。」

──彼得‧杜拉克

本書作者也是管理學教師,他為這一系列包含大師杜拉克軼事與智慧的課程,精心增添了許多自己獨有的註解:有些是大家熟悉的杜拉克理論根基、有些則前所未聞,整體而言十分引人入勝。

──《多倫多環球郵報》

這本由大師杜拉克首批教出的博士班學生之一所寫的著作,內容溫馨且實用。

──《B2B雜誌》

內容簡介

彼得‧杜拉克是公認的偉大管理思想家。他對於企業管理的創新概念,諸如「分權」、「知識工作者」、「目標管理」、「顧客導向」、「後資本主義社會」等,至今仍持續啟發全球各地管理者。

本書作者威廉‧柯漢,是杜拉克指導的第一批博士畢業生之一。他在美國空軍做到將軍職。最後,成為全職教授,管理顧問、與多本書的作者,並跟杜拉克維持著終生的友誼。大師的教誨使他的事業與人生各層面,皆受益良多。

在感念之餘,柯漢慷慨將杜拉克從未在書中或文章中發表的教導,以及課堂上或非正式場合提供給學生的想法,都在本書中首度公開分享。同時也以自身教職經驗為讀者整理出杜拉克觀念中最關鍵的17堂課,內容包括: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往往是錯的 ;面對問題時,無知的態度比經驗更重要;想要出類拔萃,就不能害怕失敗等等卓越洞見。

每位有志在企業戰場上制勝的經理人,以及希望在職場上出人頭地的工作者,都可以從本書得到實用的建議與啟發。



作、譯者介紹


作者
威廉‧柯漢(William A. Cohen, PhD)

他是領導與策略形成與佈署的權威,同時也是管理學大師杜拉克首位博士班的畢業生。

他曾應美國眾多知名企業與軍方邀請出席演講與舉辦研討會,包括美國國防部的工業學院、空戰學苑、聯邦調查局學院、以及各軍種;在企業界則包括:波音、起司蛋糕工廠等。


譯者
齊若蘭

台大外文系畢業,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校區新聞碩士。曾任職好時年出版社、天下雜誌、康健雜誌,目前從事自由文字工作。

譯作有:《複雜》、《第五項修練II實踐篇》、《數位革命》、《目標》、《編輯人的世界》、《新世紀管理大師》、《我悲觀但我成功》、《從A到A+》、《毒舌頭的夢想家》、《彼得杜拉克的管理聖經》、《從A到A+的社會》、《杜拉克給經理人的行動筆記》、《基業長青》等。


目錄


推薦文一 杜拉克談作者 彼得‧杜拉克

推薦文一 親身感受大師在課堂上的活力 伊拉‧傑克森

推薦文二 課堂中的智慧先知杜拉克 詹文明

前言 杜拉克究竟教了我什麼?

緣起 我如何成為現代管理學之父的門生

特寫 課堂上的杜拉克

1. 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往往是錯的

2. 自信心是一步一步建立起來的

3. 別老是重複過去成功的做法

4. 面對問題時,無知比經驗更可貴

5. 開發本行之外的第二專長

6. 想要出類拔萃,就不能害怕失敗

7. 行銷的目標是為了不必再推銷

8. 倫理、榮譽、操守和法律

9. 未來無法預測,但可以創造

10. 每個人都要有所承擔

11. 先了解部屬,才能領導他們

12. 失敗者依然潛力無窮

13. 每個大兵的背包裡,都有統帥的指揮棒

14. 經營管理也能自動導航嗎?

15. 擬定策略不能套公式

16. 如何激勵知識工作者

17. 杜拉克的自我發展原則

後語 謝謝你,彼得!

感謝詞


序文、前言


他序
推薦文一 親身感受大師在課堂上的活力

克萊蒙研究大學 彼得杜拉克與伊藤正俊管理研究所所長傑克森(Ira Jackson)

本書作者柯漢是全球第一個企業主管管理學博士專班的首位畢業生,他在一九七九年畢業於克萊蒙研究大學的彼得杜拉克與伊藤正俊管理研究所(Peter Drucker and Masatoshi Ito Graduate School of Management)。但是多年來,他從來不曾忘記他的母校,以及與他亦師亦友的教授,也就是在每個人心目中意義非凡的大師──杜拉克。柯亨生動詳實地描述了他從杜拉克那裡學到的教誨,讓沒有機會親炙大師風采、或無法在課堂上接受杜拉克諄諄教誨的人,也能了解他的真知灼見。

在很多人眼中和對不同組織而言,杜拉克代表了不同的意義。當然,杜拉克被譽為現代管理學之父。他是哲學家、作家和深思熟慮的觀察家,也是歷史學家,他為人父、為人夫,同時還是日本藝術專家。杜拉克自稱是個社會生態學家,他很有膽識地提出對社會的見解和處方。他深信,在每個社會的每個組織中(無論是企業、政府、非營利組織、甚至他待了大半生的學術界),高效能的管理和高道德操守的領導人都能大幅改善人類的處境。杜拉克一生的教學和寫作都圍繞著這個主題,他寫了三十多本書,許多著作如今都已成為經典。其他許多管理學者都深受他啟發和影響,例如《追求卓越》(In Search of Excellence)的作者畢德士(Tom Peters),或《從A到A+》(Good to Great)、《基業長青》(Built to Last)的作者柯林斯(Jim Collins),柯林斯表示,其實他這兩本著作的書名都可以叫做:杜拉克說得對!

杜拉克透過個別輔導所傳達的洞見和友誼,更協助許多組織改頭換面,成功轉型,例如威爾許(Jack Welch)領導下的奇異公司,或華理克(Rick Warren)等信徒推動發展的美國超級教會。當然,杜拉克也啟發了整個世代的非營利機構領導人,杜拉克可能是第一位清楚指出非營利組織領導人的角色、重要性和需求的管理學家,他還大力呼籲企管界重視非營利組織領導人。

雖然杜拉克有這麼多傑出成就和卓越貢獻,但他最重要的角色仍然是教師。

他從來不曾因為自己的名氣,而忽略了身為教師的天職,而他的講課內容簡直是傳奇:看似沒有底稿,經常難以預測,但總是啟迪人心,極富原創性。教室就是杜拉克的大教堂,他在這裡發揮教導和學習的藝術。杜拉克受過扎實的傳統訓練,他的學識淵博,格局寬廣,講課時如預言家般諄諄教誨;但同時他篤信教學相長,認為自己從學生身上學到很多,充分展現了他的謙虛個性和人文關懷。對杜拉克而言,教學是一種夥伴關係,教師和學生之間存在著一種近乎神聖的信任,而師生之間不止是在傳授知識,同時也是在創造知識。所以教室其實是杜拉克最初和最終的管理疆界,是創造知識的最高組織和殿堂,是他對於人力資本、目的、目標、創新和其他許許多多洞見的小宇宙和實驗室。

柯亨為許許多多沒有機會在教室中親聆杜拉克教誨的人,生動地描繪了這個學習實驗室,我們可以從他筆下感受到杜拉克講課時的活力、幽默、紀律、互動、交鋒、單純和一針見血。

許多企管研究所都以富有的捐款人來命名。我們感到非常驕傲的是,我們的研究所是以思想家彼得.杜拉克來命名。我們也很驕傲研究所的名稱還包括了另外一位伊藤正俊先生,他是杜拉克的門生,而且還實際應用了杜拉克的原則,把日本一家小小的服裝店打造成全球第二大零售系統。我們努力傳承杜拉克在教學和學術研究上留下的豐富遺產,並且履行他的承諾,致力於訓練高效能的經理人和誠信正直的領導人。

請恕
...more
前言
本書包含了我在課堂上及私底下與當代最偉大的管理思想家杜拉克對話時學到的東西,也描述了我如何應用杜拉克慷慨分享的洞見。不過,第一章談的主要還是我自己,以及我和杜拉克的淵源。從我第一次見到杜拉克,直到杜拉克在二○○五年過世為止,我是在長達三十年的時間裡,從杜拉克身上得到這些教訓和啟發。克萊蒙研究大學的彼得杜拉克與伊藤正俊管理研究所(Peter Drucker and Masatoshi Ito Graduate School of Management)迄今仍然繼續傳授杜拉克的管理方式。我曉得杜拉克對此感到非常欣慰,因為他曾經任教的大學無論在精神上或實務上,都會繼續傳承他的思想。

我向杜拉克學習的日子在二○○五年十一月十一日那天嘎然而止。那一天,克萊蒙研究大學傳了一封我最不想收到的電子郵件給我,在信中宣佈了杜拉克的死訊。我從杜拉克身上學到的東西是如此之多,他在許多方面都改變了我的人生。但信上說,彼得.杜拉克,「現代管理學之父」,在幾個小時之前安詳過世了,得年九十五。而原本幾個星期後就是他九十六歲的大壽。

儘管對杜拉克高齡過世,我並不完全感到意外,但接到噩耗時,仍然不免有深深的失落感,因為杜拉克就是杜拉克,也因為他的貢獻實在太大了,影響了好幾世代的管理者、研究者、思想家及學生的人生和思想。對我個人而言,由於我們之間的私人情誼,我的失落感特別深。直到他過世前不久,我都還經常和他通電話,並且每年至少和他見一次面。我並非他的大學同事,雖然我確實曾經以兼職教授的身分,兩度任教於克萊蒙研究大學。當我在一九八○年代中期任教於克萊蒙時,杜拉克還讓我使用他的辦公室。

杜拉克既是我的朋友,也是我的心靈導師,而不僅僅是我在三十年前攻讀博士學位時的教授而已。但是我要趕緊聲明,很可能杜拉克數以千計的的學生(或即使沒有被他教過的人)對他都有同樣的感覺。杜拉克擁有一種特殊天賦,能夠讓他接觸到的每一個人都感覺和他特別親密,而且他似乎格外記得和鍾愛過去教過的學生。許多學生都一直和他保持聯繫。

我從杜拉克身上得到的啟發對於我的思想和做事方式,有非比尋常的重大影響,而且不只影響了我的管理工作,還深深影響了我的人生。我此生感到最光榮的事情之一,就是二○○五年,我在墨西哥恩森那達(Ensenada)的CETYS大學為一群博士班學生開了一門極具挑戰性的課程──策略、規劃與決策,當時其中一個學生曾經代表全班十分寬宏大量地告訴我:「未來當我們的事業逐步開展時,我們也會引用你的話,同時把你的思想發揚光大,就如同你今天引用杜拉克的觀念,並將他的思想發揚光大一樣。」

第一課不是在課堂上學的

我在以色列工作三年以後,在一九七三年返回美國。之前,我的背景完全侷限在軍事領域。我甚至出身自軍人家庭,對軍隊以外的世界所知不多,更不了解商業世界和其運作的法則。但對於管理,我倒是略知一二,也知道如何主持研發工作,因為我任職於美國空軍和在以色列工作時,都從事這方面的工作,而且回到美國以後,我仍是在一家為開發及製造飛機上維生設備的公司擔任研發主管。因此,我覺得應該多了解一些有關企業營運的事情,我決定每個星期至少閱讀一本企管書籍。

我很快就發現了杜拉克這號人物。我閱讀他的經典名著,例如《企業的概念》(The Concept of Management)、《有效的管理者》(The Effective Executive)。他的著作《管理的任務、責任和實務》(The Task, Responsibilities and Practice of Manageme
...more

導讀、推薦


推薦
推薦文二 課堂中的智慧先知杜拉克

杜拉克管理學家 詹文明

幾乎是一口氣讀完了《杜拉克教我的17堂課》,彷彿把我拉回到一九九七年彼得‧杜拉克的教室裡,突然間又沉浸在智慧的沐浴中,讓我十分地享受,頓時久久不能自已,也忘了我是身在台北,時空錯置卻流連忘返;感覺好像找回已失落的恩師--智慧先知杜拉克。

1997年間,我在加州克萊蒙跟杜拉克上過七星期的密集管理課程,就近聆聽他的教誨,吸收他的智慧。印象最深的是,88歲的杜老先生,可以站在講台上連續講三小時的課,不用休息,不用喝水,也不用參考任何筆記。但他頭腦清晰得很,言之有物,隨口說來都是智慧之言。

但另一方面,他謙卑到不行,連教授的頭銜都不要,更別說是「大師」,或「大師中的大師」,這些名號他覺得一文不值,甚至是吹牛之詞,是他經常說的「Dirty words」(骯髒的字)。無論什麼人讚賞他,或讚賞他什麼,他總是表現得不耐煩和冷淡,甚至厭惡。

他喜愛別人直接叫他彼得,稱他為「社會生態學者」(social ecologist),他擁有非凡的才智、超強記憶力,是系統動態的思考者。他超過六十年的終生學習,累積了橫跨二十餘種不同領域的各門智慧,他可以將相關與不相關的知識統合,產生出不一樣的智慧。

他生長於歐洲人文薈萃的地方,先後待過奧地利維也納;德國漢堡、法蘭克福與英國,再教學於美國,卻成名於日本,最終成為改變這個世界的人;他一生集教學、研究、諮詢、寫作於一身,且以「對人類終極的關懷」,並致力於實現他心中的願景「自由而有功能的社會」(Free & Functioning Society),讓每一個人都享有地位和功能,對這個社會作出具正面又積極的貢獻,進而創造一個美好與幸福的社會。

年輕的杜拉克會和兒子一塊滑雪、釣魚、溜冰。他熱愛日本藝術,古典音樂,喜愛和家人一起健行;老來會游泳、散步,也喜歡閱讀歷史與政治(他自稱受過嚴謹而專業的兩門訓練);他愛狄更斯和珍‧奧斯汀的作品。

《杜拉克教我的17堂課》的作者真的很幸運,是杜拉克親自指導的第一個博士生,後來在一九八○年,作者自己也任教於克來蒙的管理學院,曾使用過杜拉克辦公室,最終和杜拉克成為莫逆之交。他經常與杜拉克深談,因此這本書除了17堂智慧的課,還外加許許多多的紅利(課外的火花,智慧的對話)。

關於杜拉克,有四點很值得注意:

首先,杜拉克就是有超高的能耐,能將複雜變為簡單,這種化繁為簡的功力,實在了得。這可以從「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往往是錯的;別老是重複過去成功的做法;想要出類拔萃,就不能害怕失敗;未來無法預測,但可以創造;即使失敗,依然潛力無窮」等等忠告和提醒看出來。書中搭配杜拉克穿針引線、一針見血的鮮活案例,讀來輕鬆有效,實務管用。

第二、他期許每一個人「自信心是一步一步建立起來的;面對問題時,無知比經驗更可貴;開發本行之外的第二專長;每個人都要有所擔當;堅守倫理、榮譽、操守和法律;因為每個大兵的背包裡,都有統帥的指揮棒。」

第三、每一個知識工作者都是自己的執行長(CEO),要能以領導者自居,因為每一個在自己的專業領域裡所作的決策,都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組織的存亡與發展。為此,「不要靠套用公式來擬定策略;要作對行銷,因為行銷的目標是讓推銷多此一舉;要學杜拉克的自我發展原則。」以高標準的自我要求,即使平庸之才,也可以成就一番事業。

第四、杜拉克對經理人的高度期許和中肯的建議:「你必須了解部屬,才能領導他們;透過有效的溝通,讓工作變得有趣;讓員工自己思考,協助他們發揮長才,這些是激勵知識工作者的良方;但經營管理
...more

精彩試閱

第一堂課 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往往是錯的

我是在一九七五年秋季,第一次上杜拉克的課。事前我不知道該抱什麼樣的期望,杜拉克是舉世聞名的知名人物,而我只是有些許商業經驗的年輕人。更別提我對於要和這位名教授面對面上課,著實感到有些害怕。

事實上,第一學期我總共修了兩門杜拉克開的課。另外一堂課每週三在教職員俱樂部上課,由杜拉克和艾布瑞奇共同授課,目前還沒有開始上課,而且這門課只開放給為企業主管開的管理學博士班學生選修。

不過,現在是星期一晚上,我們上的課名為「module 300:管理流程」。這門特別的課程(甚至當時的課號)如今都已不復存在。這門課是由杜拉克親自授課,沒有和其他教授合作開課,也沒有研究生協助。碩士生或我們這十名博士生都可以選修這門課,上課時間為七週。克萊蒙的學制是每學年有三個學期,每學期有兩個七週的授課單元,因此學生可以修很多不同的課。

在我畢業多年後,杜拉克的課改在艾布瑞奇禮堂以及其他超級摩登的建築物中上課。但在我們那個年代,還沒有這些現代化的大樓,所以我們是在哈波館的教室上課,當時這間教室可能是全校最大的教室,裡面有五、六十張舊式課桌椅,就是可以把摺疊桌面展開來攤在膝蓋上方記筆記的那種課桌椅。

我早早就來到教室,這時一半的同學都已就座。我們全都是在職的專業人士,而我一個人也不認識。當時學校還不會替新來的研究生辦新生訓練,不過我發現在座很多同學都不是新生,他們過去都曾修過杜拉克的課。

我問:「他是什麼樣的人?」大多數人的回答不外乎:「喔,彼得人很好,你會喜歡他的。」我注意到幾乎每個人都叫他「彼得」,而不是「杜拉克」或「杜拉克教授」。我發現他比較喜歡別人這樣稱呼他,他似乎不喜歡任何形式的尊稱或差別待遇。我不想用「謙虛」兩個字來形容他,我猜他認為自己早已超脫這類的行為和想法,這些事情只是浪費時間罷了。我並非在暗示他很害羞,或鼓勵其他人不尊重他。我從來沒有看過任何人對他不敬,而且需要糾正學生時,杜拉克絕對不會覺得不好意思。

幾分鐘後,杜拉克自信滿滿地跨著大步走進教室。他妙語如珠,並且拉了好幾個修過他課的學生加入討論。他身材中等,戴著眼鏡,頭髮漸禿,但神采奕奕,健康狀況顯得非常好。他手臂下夾著一本厚厚的書。上課時間快到的時,他脫下外套,拿起《管理的使命、責任與實務》,用濃濃的維也納口音說:「這是你們的教科書。想要我簽名的人,請在教室右邊靠窗的地方排隊。」

於是,十五、六個學生爭先恐後地湧過去排隊,想獲得垂涎已久的杜拉克親筆簽名。我沒有過去排隊,我當時不知道該如何看待這個動作,我有點被他的做法惹惱了,覺得這是自大的表現。杜拉克忙著簽名的那十分鐘,其他學生繼續聊天。然後,杜拉克走到教室前面,完全沒有參考教科書和筆記,他開始講課。

兩位總裁的故事

杜拉克一開始先講了一個故事,是關於他觀察到的某家公司的狀況。公司總裁年紀愈來愈大,他知道應該開始思考接班問題。幸運的是,他有兩位副總裁,兩個人都很傑出,年紀適當,而且過去在公司裡都成就非凡,創造了輝煌的紀錄。於是他加重兩位副手的責任,賦予他們新的頭銜──執行副總裁。他將兩人召來,告訴他們,他打算在五年內退休,而他們之中,將會有一人接班擔任公司總裁。

兩人都謝謝他給他們這個機會。總裁很有信心,認為自己挑選的候選人非常恰當。雖然兩個人都野心勃勃,但是他知道他們無論做什麼事,都會將公司的利益置於個人利益之上。他知道其中任何一人,都會是傑出的接班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